随着学费上涨和消费升级,越来越多大学生开始关注贷款渠道。本文整理了银行助学贷款、消费金融产品、互联网借贷平台三大类共10个真实存在的贷款渠道,重点分析国家开发银行助学贷、招商银行学生信用卡、蚂蚁花呗等产品的申请条件和风险提示,并附上防骗指南和理性消费建议,帮助大学生避开非法借贷陷阱。
一、银行系统的助学贷款
先说最稳妥的选择——银行渠道。国家开发银行的生源地助学贷款,每年最高能贷1.2万元,读研还能续贷。需要父母作为共同借款人,在校期间利息全免这点很划算。不过要注意,需要提供录取通知书或学籍证明,审核流程可能比较长,建议提前三个月申请。
商业银行方面,像中国银行菁英贷专门面向211/985院校学生,最高额度5万元,但需要提供实习证明或奖学金证书。还有招商银行学生信用卡,初始额度虽然只有3000块,但可以积累信用记录,毕业后转正式信用卡比较方便。
二、持牌消费金融公司
这些机构比银行灵活些,但要注意选择有金融牌照的正规平台。马上消费金融的安逸花学生版,需要年满20周岁,提供学生证和银行卡流水,日利率0.02%-0.05%还算合理。招联金融的好期贷学生专享额度给到2万元,不过会查征信记录,有兼职收入证明通过率更高。
有个细节要提醒:部分平台会收取服务费或担保费,比如中银消费金融的学易贷,虽然宣传免息,但会收取贷款金额3%的手续费。建议仔细查看合同里的费用明细,别被"零利息"的广告词迷惑。
图片来源:www.wzask.com
三、互联网平台借贷产品
先说大家最熟悉的蚂蚁花呗,学生认证后额度普遍在500-2000元,现在升级成信用购后,逾期会影响芝麻分。京东的白条校园版支持分期买教材、电脑,不过只能在京东商城消费使用。
比较特殊的是分期乐,虽然对接了持牌金融机构,但存在过度授信风险。有学生反映初始给5000额度,用几次就涨到2万,容易诱发超前消费。这类平台建议设置自我限额,最好控制在月生活费的50%以内。
四、容易被忽视的正规渠道
很多高校有校企合作助学计划,像腾讯云大学、阿里青橙计划等,通过参加企业培训可获得免息贷款,毕业后到合作企业工作还能减免部分债务。另外地方政府推出的大学生创业贷款,比如杭州给毕业5年内的大学生提供20万贴息贷款,适合有创业项目的同学。
还有个冷门渠道——运营商合约机分期。比如移动的橙分期,办理指定套餐可0首付拿手机,相当于变相贷款。不过要算清楚话费套餐的总成本,有的折算下来比直接买手机还贵。
图片来源:www.wzask.com
五、必须警惕的借贷陷阱
现在各种虚假贷款APP太多了,上周就有学生中招"某呗学生版"的山寨软件,被骗走押金。记住正规平台不会收取前期费用,凡是要交保证金、解冻金的都是骗子。
还有所谓的校园代理推广,拉人头能减免利息这种,很可能涉及传销。去年曝光的"某分期"平台,就是让学生发展下线,结果公司跑路债务全压在学生身上。
六、给大学生的借贷建议
首先明确贷款优先级:学费贷款>创业贷款>消费贷款。急用钱时优先考虑助学贷款延期支付或校内勤工俭学,我们学校图书馆管理员时薪25元,比网贷利息划算多了。
实在需要借款,记住三个原则:查牌照、比利率、留凭证。在中国银保监会官网能查到金融机构资质,年利率超过24%的绝对不碰,签电子合同记得保存本地备份。
图片来源:www.wzask.com
最后提醒大家,千万别帮同学担保贷款或代刷信用,之前有案例因为帮室友贷款背债十几万。保护好自己的身份证、学生证信息,现在有些诈骗分子专门收购学生账户做洗钱工具。
总的来说,大学生贷款不是洪水猛兽,关键要选对渠道、控制规模、按时还款。养成良好的信用习惯,对今后买房买车都有帮助。但切记量入为出,别让今天的透支成为明天的负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