贷款行业竞争激烈,精准获客成了机构生存的关键。本文整理了市面上真实有效的贷款获客平台,从线上推广到线下合作,覆盖搜索引擎广告、金融信息平台、短视频营销等主流渠道,详细分析各平台的特点、适用场景及操作成本,助你找到最适合的获客方式。
一、搜索引擎竞价排名:流量大但成本高
说到贷款获客,很多人第一反应就是百度、360搜索这些搜索引擎的竞价广告。确实啊,用户有贷款需求时,大概率会直接搜"哪里能借钱""急用钱怎么办"这类关键词。通过投放关键词广告,只要用户点击就能跳转到你的落地页,转化率相对稳定。
不过这里有个问题——成本实在太高了。现在"贷款""借钱"这种核心词的单次点击价格普遍在30-80元,有些热门地区甚至超过100元。我们之前试过某二线城市投放,每天预算3000元,结果只来了15个有效咨询,算下来单个获客成本直接飙到200块。
建议中小型机构可以尝试长尾词,比如"XX市无抵押贷款""个体户经营贷申请条件"这种,虽然流量少些,但竞争度低,成本能控制在20元/点击以内。另外记得做好落地页优化,最好放上实时计算额度的工具,能提高30%以上的转化率。
三、金融信息服务平台:精准但需资质审核
现在用得比较多的有融360、好贷网、贷罗盘这些平台。它们的优势在于用户质量高——来这儿的人就是明确要办贷款的。以融360为例,去年数据显示平台月活用户超过2000万,每个信贷产品日均能收到50-300条申请。
图片来源:www.wzask.com
不过入驻门槛可不低,需要提供营业执照、放贷资质证明、资金存管协议等文件。合作模式主要有两种:CPA(按申请付费)和CPS(按放款成功付费)。某城商行的朋友告诉我,他们去年在好贷网投了CPA模式,单个申请成本58元,最终批贷率有12%,算下来实际获客成本483元/人,比搜索引擎低了近60%。
四、短视频平台:爆发期红利仍在
抖音、快手这些平台的贷款广告这两年越来越多了。有个做助贷的朋友,去年9月开始在抖音做剧情类短视频,通过"老板拖欠工资怎么办"这种情景剧引导到贷款解决方案,单月获客成本居然压到了35元/人。他们团队现在每天发3条视频,配合千川广告投放,每月稳定获取800+意向客户。
不过要注意平台规则,像抖音从2023年开始就要求金融类广告必须挂载星图白名单,而且不能出现"秒过""无视征信"这类敏感词。建议先做企业号认证,内容多展示贷款知识科普,比如"等额本息和等额本金的区别",既合规又能建立专业形象。
五、运营商大数据:新兴的精准渠道
这个可能很多人没听说过,其实就是通过分析用户的上网行为、APP使用记录等数据,筛选出有贷款需求的人群。比如经常浏览贷款攻略网站、频繁查询信用卡账单的用户,运营商的合作方会把这些潜在客户的联系方式打包卖给机构。
图片来源:www.wzask.com
某股份制银行的风控总监跟我透露,他们采购的运营商数据成本是8元/条,接通率能达到21%,比传统的电话名单高出3倍多。不过要注意数据合规问题,今年3月就有公司因为违规获取用户信息被罚了80万,建议选择有央行备案资质的数据服务商合作。
六、线下渠道别放弃:场景化获客更直接
虽然现在都在说线上化,但像4S店、房产中介、装修公司这些场景依然是优质渠道。去年帮某汽车金融公司做调研时发现,通过4S店推荐的客户,贷款通过率高达68%,比自然进件客户高出40%。因为这些客户本身就有明确的消费需求,而且销售顾问的推荐自带信任背书。
合作方式也很灵活,可以按成交单数给返点,比如车贷每单返800-1500元,装修贷返贷款金额的1.2%。不过要注意避免过度营销,现在银保监会对"捆绑销售"查得很严,最好让合作方以"金融服务选项"的形式推荐。
(因篇幅限制,其他渠道如微信朋友圈广告、行业协会合作、电销机器人等在此不做展开,如需完整渠道列表可留言索取)
图片来源:www.wzask.com
最后想说,贷款获客没有万能公式,关键是根据自身产品特点选择2-3个主攻渠道。比如做小微企业贷的,可以重点开发税务代办公司和产业园区的合作;做消费贷的,就在抖音信息流和金融超市平台下功夫。多测试不同渠道的ROI,及时淘汰效果差的渠道,才能把钱花在刀刃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