随着网贷市场快速发展,一些违规贷款平台通过虚假宣传、高利贷甚至诈骗手段侵害借款人权益。本文整理了6类绝对不可触碰的贷款平台类型,包括无资质放贷、高利贷套路、虚假宣传陷阱等,并曝光部分已被监管点名的违规平台名称,帮助大家避开借贷雷区。
一、没有放贷资质的"三无平台"
首先要警惕那些连基本资质都没有的贷款APP。比如去年被查处的"XX贷"和"急用钱"平台,它们既没有金融许可证,也没在网站底部公示备案信息。这类平台就像路边摊卖药的,你根本不知道他们从哪搞来的资金。更可怕的是,有些平台打着"小额借款"旗号,实际是在收集用户身份证、银行卡信息倒卖,这种案例在2022年就发生过十几起。
怎么判断有没有资质?教大家两个方法:一是查看APP里的《营业执照》和《网络小贷牌照》,二是登录"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"查企业名称。如果这两样都没有,别犹豫,直接卸载!
二、年利率超过36%的高利贷
去年有个大学生在"秒到账"平台借了5000元,三个月后要还9000多,算下来年化利率高达380%!这类平台常用"低息""免息"当诱饵,等你签完电子合同才发现,除了利息还有服务费、管理费、违约金等七八项收费。像"快贷宝""急速钱包"这些被央视曝光过的平台,实际年利率都超过法定红线36%。
这里要划重点:所有合规贷款的综合年化利率必须明确展示,且不能超过24%(司法保护线)。遇到模棱两可的收费项目,或者合同里写着"以实际审批为准",大概率藏着猫腻。
图片来源:www.wzask.com
三、虚假宣传的"钓鱼平台"
最近在短视频平台疯狂打广告的"轻松借""钱多多",宣称"凭身份证秒下20万",实际上连大学生都能通过审核。等你要提现时,系统会提示"信用评分不足",接着诱导你买398元的"会员套餐"。更过分的是,有些平台如"易分期"被用户投诉,开通会员后仍然不放款。
这些平台的套路分三步走:先用夸张广告吸引点击→收集个人信息→用各种理由收费。记住正规平台绝不会在下款前收取任何费用,遇到要交"保证金""刷流水"的,赶紧拉黑!
四、暴力催收的恶劣平台
去年闹得沸沸扬扬的"闪电借款"事件,催收人员不仅PS借款人裸照,还伪造法院传票。这类平台常用的威胁手段包括:每小时打20个骚扰电话、群发侮辱短信、爆通讯录等。被列入网贷黑名单的"急速贷""秒借贷",就是通过这种方式逼得借款人离家出走。
如果遇到暴力催收,记住三招:1.立即保存录音、聊天记录等证据 2.向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官网投诉 3.直接报警。千万别因为害怕以贷养贷,这样只会越陷越深。
图片来源:www.wzask.com
五、会泄露个人信息的平台
下载某些贷款APP时,会要求开通通讯录、相册、定位等30多项权限。像"随意花""马上贷"这些平台,刚注册完就收到澳门赌场短信,显然你的信息已经被转卖。更可怕的是,有些山寨APP根本就是木马程序,一旦安装就会盗取支付密码。
建议大家在应用商店下载前,先看两点:1.开发商是否知名金融机构 2.下载量是否过万。如果某个APP只有几百次下载,评论区却全是五星好评,那绝对是刷出来的。
六、冒充正规机构的"李鬼平台"
现在连骗子都搞起"品牌升级"了,比如假冒京东金融的"京D金融",模仿平安普惠的"平安普恵"。这些平台不仅logo做得像,连客服话术都模仿得惟妙惟肖。有位阿姨就被"XX银行急速贷"骗走5万元,后来才发现银行根本没有这个业务。
辨别方法其实很简单:正规金融机构的官网域名都是经过认证的,比如建行官网一定是www.ccb.com,而山寨网站可能是www.ccb123.com。再就是400开头的客服电话,多数骗子平台用的都是170/171号段。
图片来源:www.wzask.com
七、暗藏"砍头息"的套路贷
最近被查的"小钱快"平台,借3000元实际到账只有2400元,那600元直接被扣作"服务费"。这种砍头息套路在"急贷通""秒借呗"等平台特别常见,合同里写着月息1%,实际年化利率超过50%。更隐蔽的是有些平台把砍头息包装成"会员费""加速包",让你防不胜防。
法律明确规定:借款本金应以实际到账金额为准。遇到提前扣费的,可以保留转账记录向银保监会举报,这种情况不仅能要回多收的钱,还可能获得赔偿。
写在最后
其实避开问题平台并不难,记住三个原则:1.只选持牌金融机构 2.看清合同每一项条款 3.拒绝任何前期费用。目前支付宝借呗、微信微粒贷、各大银行APP都是相对安全的选择。如果已经陷入套路贷,建议立即停止还款并寻求法律援助。最后提醒大家:借贷要量力而行,别为了一时周转毁掉征信记录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