急需用钱时,第三方贷款平台成了很多人的选择,但市面上鱼龙混杂的机构让人摸不着头脑。这篇文章帮你梳理银行之外的贷款渠道,详细说明P2P平台、消费金融公司等10类真实存在的第三方贷款机构特点,重点分析它们的运营模式、资质要求和潜在风险,最后还会教你如何避开套路贷陷阱,记得看到最后有干货!
一、先搞明白什么是第三方贷款平台
咱们说的第三方贷款平台啊,主要是指那些不直接属于银行体系,但能提供借贷服务的机构。这类平台最大的特点就是「两头对接」——既连接着需要借钱的人,也连接着愿意出借资金的投资方或金融机构。和传统银行相比,它们的优势在于审批流程更简单,可能有些朋友征信有点小问题也能申请,不过利息通常要比银行高些。
这里要注意,正规的第三方平台必须有金融业务许可证或者与持牌机构合作,像那些让你先交保证金再放款的,十有八九是骗子。去年有个客户跟我吐槽,在某不知名平台被收了3000元「手续费」,结果连贷款影子都没见着,这种案例咱们可得引以为戒。
二、这10类平台你在生活中肯定遇到过
现在说重点,下面这些类型的平台都是真实存在的,大家在申请前务必擦亮眼睛:
1. P2P网贷平台(例:陆金所、拍拍贷)
虽然现在国家监管严了,但仍有合规平台在运营。这类平台就像「网络中介」,把投资人的钱借给借款人,年化利率普遍在8%-24%之间。不过要注意,去年开始所有P2P平台都不能新增业务了,现存的基本都是存量业务。
2. 互联网银行(例:微众银行、网商银行)
腾讯的微众银行和蚂蚁的网商银行最典型,它们有正规银行牌照,主要做小额信用贷。微粒贷和借呗大家都熟悉吧?日利率一般在0.02%-0.05%之间,比很多平台良心。
图片来源:www.wzask.com
3. 持牌消费金融公司(例:招联金融、马上消费)
全国有30家持牌消费金融公司,比如招联好期贷、马上金融的安逸花。这类公司放款额度通常在20万以内,年利率不超过24%,申请时需要查征信。
4. 地方小贷公司(例:重庆百度小贷)
每个城市都有几十家持牌小贷公司,注册资本至少要5000万。不过现在很多线上小贷会搞「砍头息」,比如借1万先扣2000手续费,实际到账8000但利息按1万算,这种操作是违法的。
5. 助贷平台(例:360借条、京东金条)
这些平台本身不放贷,主要帮银行和消金公司导流。要注意看最终放款方是谁,如果是某某农商行或城商行,那资金相对安全。最近很多平台开始显示年化利率了,看到15%以上的要慎重。
剩下5类咱们长话短说:电商系金融(比如淘宝花呗)、信用卡代还平台(容易陷入以贷养贷)、融资担保公司(主要做企业贷)、供应链金融平台(依托核心企业做应收款融资),还有最近火起来的数字银行(比如百信银行)。这些平台各有各的门道,后面会单独写文章细讲。
图片来源:www.wzask.com
三、为什么有人宁愿选第三方也不找银行?
说到这儿可能有朋友要问,第三方平台利息更高,为什么还有人去借呢?根据我接触的案例,主要有三个现实原因:
首先,银行对征信要求确实高。像有信用卡逾期记录的,或者自由职业者没固定流水,去银行十有八九被拒。其次,放款速度是硬需求,很多第三方平台能做到当天到账,银行走流程起码要3个工作日。再者,现在年轻人更习惯手机操作,打开APP点点屏幕就能借钱,这种便利性确实吸引人。
不过要提醒的是,去年开始国家要求所有贷款必须明示年化利率,大家注意看借款合同里的IRR内部收益率,那些用日息0.1%偷换概念的平台,实际年化可能高达36%,这已经超过法律保护上限了。
四、避开这些坑比赚钱更重要
最后说点掏心窝子的话,选第三方平台一定要做好三查:查工商登记(看有没有放贷资质)、查资金流向(钱是不是从正规机构来的)、查合同条款(有没有服务费、担保费等隐藏费用)。
图片来源:www.wzask.com
遇到这几种情况直接拉黑:要求提前支付保证金、声称「黑白户都能贷」、用私人账号转账的。记住,所有正规贷款在放款前都不会收取任何费用,这是银保监会明令禁止的。
如果已经借了高息贷款怎么办?别慌,根据最高法院规定,年利率超过15.4%的部分可以协商减免(具体要看贷款时间)。必要时候可以打12378银保监投诉热线,或者找当地金融纠纷调解中心帮忙。
总之,第三方贷款平台用好了能解燃眉之急,但千万要控制负债率。我一般建议月还款额不超过收入的1/3,如果已经借了多笔贷款,最好做个表格把每家的利率、还款日列清楚,避免以贷养贷滚雪球。关于如何科学规划还款的问题,下期咱们再详细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