随着P2P行业监管趋严,越来越多平台接入征信系统。本文将梳理目前已知接入央行征信或百行征信的P2P平台名单,分析上征信对借款人的利弊,并教你如何确认自己的贷款记录是否被上报。重点覆盖拍拍贷、宜人贷等头部平台现状,以及未上征信平台可能存在的风险提醒。
一、P2P贷款和征信到底啥关系?
咱们先来弄明白基本概念。所谓"上征信",就是说你的借款记录会被上传到中国人民银行征信中心的数据库,或者市场化征信机构比如百行征信。以前很多P2P平台游离在监管之外,借款不还也不影响个人信用,但现在不同了——截至2023年,已有超过60家平台完成征信接入。
这里有个冷知识:其实从2019年开始,监管就要求所有放贷机构必须上报征信。不过由于技术对接、合规整改需要时间,很多平台是分批次接入的。比如有些平台在2021年才完成系统改造,现在你查征信报告可能会发现两三年前的借款记录突然出现了。
二、确定接入征信的P2P平台名单
根据最新公开信息,这些平台的借款记录确定会上征信(注:名单可能存在动态调整):
1. 拍拍贷:最早一批接入央行征信的头部平台,2018年就开始试运行,现在所有借款合同都会明确标注"接入金融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"。
2. 宜人贷:不仅接央行征信,2020年起还同时上报百行征信,相当于"双保险"。
3. 陆金所:平安集团旗下的平台,部分产品接入央行征信,但要注意不是所有借款类型都上报。
4. 人人贷:2022年完成征信系统对接,主要上报百行征信。
5. 玖富万卡:虽然平台运营有调整,但历史借款记录已批量上报。
这里要特别提醒:有些平台可能只上报逾期记录,而正常还款的不上报。比如微粒贷(虽然不算严格意义上的P2P)就是这种情况,但大多数正规平台现在都是全量报送。
三、暂时未接入征信的平台有哪些?
目前观察到这几类平台可能还未完全接入:
图片来源:www.wzask.com
• 部分地方性小平台:比如只在本省运营的某某普惠、某地贷(为避免法律风险不具体点名),这些平台可能还在整改过渡期
• 转型中的平台:有些正在申请网络小贷牌照,在获批前暂缓接入
• 已退出市场的平台:比如团贷网这类已经暴雷的平台,历史数据可能未被处理
不过别以为没上征信就能赖账!很多平台会通过地方金融办报送黑名单,或者接入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信用信息共享平台,同样会影响你在其他机构的借款。
四、上征信对借款人有什么实际影响?
先说好处吧:按时还款能积累信用分,特别是百行征信的数据,现在很多银行做贷款审批都会参考。有个朋友在拍拍贷借了5万按时还清,后来办房贷时银行看到这个记录,反而觉得他有良好的还款习惯。
但逾期的话就惨了:
1. 影响所有信贷业务:信用卡申请、房贷车贷都可能被拒
2. 保留5年:从结清之日算起,不良记录要5年后才能消除
图片来源:www.wzask.com
3. 影响找工作:有些金融机构招聘会查征信
最坑的是担保连带责任。比如你帮朋友在P2P平台做担保,他逾期了你的征信也会显示!去年就有个案例,某人因为三年前给同事担保了2万借款,自己买房时被银行拒贷。
五、怎么确认自己的P2P贷款上没上征信?
推荐三个方法:
1. 查央行征信报告:每年有2次免费查询机会,在官网(www.pbccrc.org.cn)申请,通常隔天就能收到
2. 直接问平台客服:虽然有些客服会打马虎眼,但根据《征信业管理条例》,他们有义务告知是否上报
3. 看借款合同:现在正规平台都会在合同里用加粗字体写明"接入征信系统"
有个小技巧:如果你在2020年后申请的贷款,上征信概率超过90%。而2018年前的借款,除非平台特别说明,可能还没被追溯上报。
六、给借款人的实用建议
最后唠叨几句掏心窝的话:
图片来源:www.wzask.com
• 哪怕平台没上征信,也务必按时还款,现在大数据风控都是联网的
• 如果已经逾期,赶紧联系平台协商个性化分期还款,有些平台可以申请不上报
• 每年至少查1次征信报告,发现错误记录立即申诉
• 优先选择持牌金融机构的贷款产品,比如银行的消费贷,利率其实比很多P2P还低
总之,征信系统越来越完善是好事,能帮我们建立真正的信用财富。但前提是——把自己的还款能力放在第一位,别被那些"不上征信"的广告忽悠了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