随着互联网金融发展,越来越多人急需资金时会选择线上贷款。但面对五花八门的平台,大家最纠结的就是「哪里能多借点钱」且「利息别太高」。本文整理了银行、消费金融、互联网平台等10类真实存在的正规贷款渠道,从额度、利率、审批速度等维度对比分析,帮你找到最适合自己的低息高额贷款方案。
一、银行系贷款平台:利息最低但门槛高
要说利息低,首先得看银行自家的信用贷。比如招行「闪电贷」年化利率4.3%起,最高能贷30万;建行「快贷」最低4.35%,额度最高20万;工行「融e借」利率3.7%起,最高80万。不过这里有个问题——银行对征信要求特别严格,像信用卡有逾期记录的,或者社保公积金缴纳时间不足2年的,可能就直接被拒了。
二、互联网巨头产品:放款快但利息浮动大
支付宝的「借呗」和微信的「微粒贷」应该是最多人用过的。借呗日息0.015%-0.06%(相当于年化5.4%-21.6%),额度最高30万;微粒贷日息0.02%-0.05%(年化7.2%-18%),最高能借20万。这类产品有个特点:信用越好额度越高、利息越低。我之前有个朋友芝麻分812分,借呗直接给了18万额度,日息只要0.015%,这利率比很多银行还划算。
三、持牌消费金融公司:额度中等但审核宽松
像招联金融的「好期贷」、马上消费的「安逸花」这些持牌机构,年化利率一般在7.2%-24%之间。虽然利息比银行高,但胜在审批快、通过率高。特别是对于征信「有点小瑕疵」的用户,比如有过1-2次信用卡忘记还款的,消费金融公司可能会给5-10万的额度。不过要注意!这类平台喜欢搞「会员服务费」「担保费」等附加收费,实际借款成本可能比显示利率高20%左右。
图片来源:www.wzask.com
四、P2P转型的助贷平台:适合急用钱但慎选
原来的陆金所、拍拍贷现在都转型做助贷了,年化利率普遍在15%-24%之间。这类平台有个优势——放款速度特别快,有些甚至能10分钟到账。不过要注意看资金方,优先选择和新网银行、百信银行等正规机构合作的平台。去年有个读者在某个小平台借了3万,结果发现实际年利率达到36%,这就是掉进「以服务费变相涨息」的坑里了。
五、地方性金融机构:利息低但有地域限制
很多地方农商行、城商行推出的线上贷其实很划算。比如浙江农信的「浙里贷」年利率5.4%起,江苏银行的「随e贷」最低4.98%。不过这些产品往往需要本地户籍或社保,像北京的朋友想申请深圳农商行的贷款,系统直接提示「不在服务范围」。建议优先咨询本地银行,说不定能发现宝藏产品。
六、信用卡现金分期:额度灵活但有「隐形代价」
如果你已经有信用卡,可以看看现金分期额度。比如招商银行最高能给到30万,广发银行最高50万,年化利率大概在9%-18%之间。不过要注意两点:一是分期手续费看起来低,实际用IRR公式计算的话,年化利率可能翻倍;二是频繁使用会影响信用卡提额,有个同事连续用了半年现金分期,结果固定额度一直卡在5万上不去。
图片来源:www.wzask.com
七、公积金信贷产品:利息最低但门槛最高
连续缴纳公积金满2年的朋友,一定要试试这类产品。比如中信银行的「公积金贷」年利率3.65%起,交通银行「惠民贷」公积金专享版4.2%起。不过审核非常严格,不仅要查公积金基数(通常要求月缴存800元以上),还要看单位性质,像国企、事业单位员工通过率能达到90%,而私企员工可能只有60%的通过率。
八、供应链金融平台:企业主专属低息渠道
如果是开公司的老板,京东金融的「企业主贷」、网商银行的「订货贷」值得考虑。年化利率普遍在4%-12%之间,额度最高300万。这类产品主要看企业流水和纳税记录,有个开餐饮店的朋友用「税银贷」借了50万,利率只要5.6%,比抵押贷款还划算。不过要注意贷款资金不能用于投资房产或者炒股,否则会被提前收回。
九、助贷比价平台:一次查询多家产品
懒得逐个平台申请的话,可以用「融360」「好分期」这类比价平台。输入个人信息后,系统会推荐3-5家匹配的贷款产品。实测发现,30岁左右、月收入1万以上、征信良好的用户,通常能匹配到年化7%-15%的产品,额度集中在5-20万区间。不过要小心个人信息泄露,建议用专门的手机号注册,避免后续被营销电话轰炸。
图片来源:www.wzask.com
十、选择低息高额贷款的三大诀窍
最后给大家划重点:首先优先申请银行产品,哪怕被拒了也不影响后续申请其他平台;其次控制月查询次数,征信报告上贷款审批记录超过3条就会影响通过率;最重要的是别被「高额度」迷惑,有个粉丝同时开通了6个平台,总授信68万,结果买房办房贷时被银行认定负债过高,差点批不下贷款。记住,合理借贷才能避免踩坑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