不少人在微信里借钱时,最担心的就是征信问题。本文整理了微信生态中常见贷款平台的上征信情况,包括微粒贷、微众银行、360借条等产品的真实接入规则,分析不同资金方的征信报送逻辑,并提醒用户关注逾期后果和信用维护技巧。全文结合最新政策和实测案例,帮你避开征信雷区。
一、微信里的贷款平台都上征信吗?
很多人以为微信里的贷款都是腾讯自己放的款,其实这是个误区。微信更像是个"贷款超市",里面大部分产品都是第三方机构提供的。比如大家熟悉的微粒贷,背后其实是微众银行;而微信里的"分付"消费贷,目前还没大规模接入征信系统。
关键要看资金方是谁。根据央行规定,持牌金融机构必须上报征信数据,所以像银行、消费金融公司、部分小贷公司放款的都会上征信。但有些地方小贷或非持牌机构的产品,可能暂时不会上报。不过这两年监管越来越严,上征信的平台确实在变多。
二、这6个常见平台100%会上征信
结合用户实测和官方回复,下面这些平台借钱一定会留下征信记录:
1. 微粒贷:微众银行的产品,每笔借款都会在征信显示"深圳前海微众银行"的贷款记录。哪怕只是查看额度,也会留下"贷款审批"的查询记录。
2. 微众银行周转金:和微粒贷同属微众银行,征信显示方式几乎相同,有用户反映申请后征信多了2条查询记录。
3. 360借条:通过微信小程序申请的,资金方可能是马上消费金融或渤海银行,在征信报告会显示对应机构名称。
4. 京东金条:微信入口的借款由京东盛际小贷、平安银行等机构放款,去年开始已全面接入征信系统。
5. 有钱花:度小满旗下的产品,合作方包括百信银行等,有用户借款后征信出现"重庆百度小贷"的记录。
6. 借呗/网商贷:虽然现在微信里入口隐藏较深,但通过特定链接仍可申请,这两款产品由蚂蚁消费金融放款,肯定上征信。
图片来源:www.wzask.com
三、这些情况可能不会上征信
也不是所有微信贷款都会影响征信,比如:
• 微信分付:目前处于灰度测试阶段,大部分用户借款后征信报告无记录,但客服表示未来可能接入
• 地方小贷产品:像某些地区城商行的小程序贷款,如果放款方未接入征信系统,暂时不会显示
• 超短期周转:部分7天还款的应急贷款,可能采用"信用评估"而非征信查询
不过要注意!2023年起地方金融组织都要逐步接入征信系统,现在不上征信的平台,说不定哪天就开始上报了。
四、如何判断自己借的平台是否上征信
这里教大家3个自查方法:
1. 看《借款协议》:在申请页面最下方的小字里,找到资金方全称,如果是银行、消费金融公司、全国性小贷公司,基本都会上征信
2. 查短信通知:放款后收到带【XX银行】签名的短信,比如【富民银行】提醒您借款成功,那肯定要上征信
图片来源:www.wzask.com
3. 试还第一期:还款后等7个工作日,打央行征信中心电话400-810-8866申请简版报告,搜索放款机构名称
有用户跟我反馈过,他在微信里借的某款产品,协议里写着"重庆众安小额贷款",结果查征信真的发现了这笔记录。
五、逾期不还会有什么后果?
如果借了上征信的贷款没按时还,首先会在征信报告显示逾期记录,比如"微粒贷-当前逾期XXXX元",这个记录要结清后等5年才能消除。
其次可能面临这些影响:
• 每天接到催收电话,甚至联系通讯录好友
• 被收取1.5倍罚息,有用户3000元借款逾期1年变成5000多
• 影响其他贷款申请,有粉丝反映因为微粒贷逾期,房贷利率被银行上浮了15%
• 金额大的可能被起诉,去年就有微粒贷用户因欠款8万被法院强制执行
图片来源:www.wzask.com
六、保护征信的3个实用建议
1. 别频繁测额度:每点一次"查看额度"都可能产生征信查询记录,半年超过6次会影响贷款审批
2. 优先选大平台:银行系产品虽然查征信,但利息更透明,不像某些小平台有隐藏费用
3. 设置还款提醒:在微信账单里开通自动扣款,或者用手机日历设置提前3天提醒
有个真实的案例,之前有个粉丝同时借了微粒贷和某不知名小贷,结果小贷突然抽贷要求提前还款,差点导致资金链断裂。所以还是建议选择正规平台。
最后提醒大家,微信贷款确实方便,但千万要量力而行。特别是那些征信显示"贷款审批"的记录,两年内超过10条的话,申请车贷房贷真的会很麻烦。如果已经借了上征信的贷款,记得按时还款,保住自己的信用分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