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近很多朋友反映申请贷款时被平台收取几十元费用,这些费用究竟合不合理?本文详细解析贷款平台常见的审核费、服务费、会员费等收费项目,通过真实案例拆解收费套路,教你识别隐藏费用陷阱,并提供遇到乱收费时的4种维权方式,最后附上选择正规平台的5大核心指标。
一、贷款平台收几十块到底正不正常?
先说结论:这事儿得看具体情况。根据银保监会2023年最新规定,正规金融机构在放款前是不能收取任何费用的,不过有些第三方助贷平台确实存在合理收费项目。比如我上周帮粉丝看的一个案例,某平台在贷款审批通过后收取了98元征信评估费,这种属于合规操作。
但如果是刚填完资料就要交39元"加速审核费",那八成有问题。这里有个简单的判断方法:凡是没见到贷款合同就让你交钱的,或者费用金额超过200元的,赶紧撤退!不过话说回来,现在很多平台确实会在利息之外加收各种名目的费用...
二、这些收费项目最容易踩坑
根据我整理的2023年投诉数据,这5类收费最容易引发纠纷:
1. 会员费套路:声称开通VIP会员就能提高通过率,每月自动扣费39-99元不等。实际上很多平台会员权益根本不兑现,就像那个XX贷的案例,用户买了会员照样被拒贷
2. 砍头息变种:贷款到账先扣5%的"服务费",比如借10000元实际到账9500,这种现在改叫"信息认证费"继续存在
3. :必须购买199元保险才能放款,这种强制搭售的情况在消费金融公司特别常见
4. 重复收费:既收服务费又收手续费,我上个月遇到个客户被收了3次98元,说是初审费、终审费、放款费
5. 自动续费陷阱:9.9元查询额度的服务,默认勾选连续包月,很多人根本不知道就被扣了好几个月
图片来源:www.wzask.com
三、遇到乱收费怎么应对?
先别急着投诉,试试这4步解决法:
第一步:立即截图保存证据,包括扣费记录、服务协议、聊天记录等。特别注意要截到支付时间和金额,这点在后续维权时特别重要
第二步:联系平台客服,要求提供收费依据。比如上周有个粉丝被收89元"风控建模费",客服支支吾吾说不清楚,最后给退了
第三步:如果协商不成,直接打12378银保监会投诉热线,现在处理效率很高,我接触的案例平均3个工作日就有反馈
第四步:金额较大的(超过500元)可以考虑集体诉讼,最近有个网贷平台就因为违规收费被集体起诉,最后退了双倍费用
四、避开收费陷阱的实用技巧
根据我这些年和贷款平台打交道的经验,这6招能帮你省下冤枉钱:
1. 仔细看《用户协议》第7条,收费条款通常都藏在这里。比如有个平台把"服务费"写成"资金通道使用费",不仔细看根本发现不了
图片来源:www.wzask.com
2. 优先选择持牌机构,在央行官网能查到的金融机构相对规范。去年上线的"金事通"APP就能查所有持牌机构
3. 善用7天无理由退款条款,很多平台的会员服务适用这个规则。上周刚帮粉丝退了XX贷的季度会员
4. 关闭所有自动扣费授权,在微信支付和支付宝的扣费列表里,把不认识的授权都关掉
5. 注意费用抵扣规则,有些平台收的服务费可以抵利息,这种还算合理。但要是收了费还不给任何凭证,那肯定有问题
6. 贷款到账再付费,记住正规平台都是钱到账了才收服务费,那些提前收费的十有八九是骗子
五、这些情况收费是合理的
当然也不是所有收费都不合理,这3种情况属于合规收费:
1. 征信查询费:央行规定每人每年有2次免费查询机会,超过次数后部分平台会代收30元/次的费用
图片来源:www.wzask.com
2. 合同工本费:纸质合同邮寄产生的快递费,通常不超过20元,现在电子合同普及后这类收费很少见了
3. 提前还款违约金:这个要看合同约定,一般不超过剩余本金的3%。比如你借10万还剩5万没还,违约金最多1500元
不过要注意,这些费用都必须明码标价且在合理范围。比如某平台收99元电子合同费,这明显就是乱收费了,因为电子合同根本不需要成本
最后提醒大家,遇到要交几十元的情况,先别急着骂平台黑心。建议先查查平台的备案信息,看看收费项目有没有公示,必要时打官方客服确认。毕竟现在正规平台运营成本也高,有些合理收费咱们还是要理解的。但要是碰到那种不明不白的收费,该维权时千万别手软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