企信聚融是专注企业信用贷款服务的金融信息平台,通过整合银行及持牌机构资源,为中小微企业提供经营性贷款解决方案。本文将从平台背景、贷款产品、申请流程、风控模式等维度深度解析,并附上真实用户反馈及使用注意事项,帮助企业主快速了解这一融资渠道。
一、企信聚融平台的基本背景
说到企信聚融,可能有些企业主还不太熟悉。其实这个平台2018年就在北京注册成立了,主要股东包括几家地方国资背景的投资公司。这里要划个重点——他们自己不放贷,而是作为贷款信息撮合平台运作,说白了就是帮企业和银行"牵线搭桥"。
根据公开资料显示,目前合作机构覆盖了6家城商行、12家消费金融公司,还有几家互联网银行。这种模式有个好处,就是企业主不用挨个跑银行,通过一个平台就能比较不同贷款产品。不过要注意,平台主要服务对象是成立满2年、年营业额500万以上的中小微企业,个体户可能不太适用。
二、核心贷款产品有哪些
我仔细研究了下他们的产品线,目前主推三类贷款:
1. 纳税贷:看企业近12个月纳税记录,最高能贷300万,年利率4.35%起。有个做服装批发的朋友去年就通过这个产品贷了80万,他说从申请到放款用了5个工作日。
2. 发票贷:根据增值税发票数据授信,额度在50-200万之间,适合经常开票的服务型企业。不过要注意,这个产品对开票连续性有要求,至少要连续6个月有开票记录。
3. 设备抵押贷:这个比较适合制造业,最高能贷到设备评估价的70%,期限最长3年。我查到的案例显示,有家印刷厂用价值200万的印刷机做抵押,最终批了140万额度。
图片来源:www.wzask.com
三、申请流程分几步走
实际申请过程我模拟体验了下,大概分这么几步:
首先得在官网或APP注册企业账号,需要上传营业执照、法人身份证这些基础材料。然后系统会提示你选择贷款类型,这里有个小技巧——建议先做免费额度测算,避免盲目申请影响征信。
接下来进入资料提交环节,不同产品要求不一样。比如纳税贷要同步电子税务局账号,发票贷需要开通增值税发票查验接口。这里要提醒大家,所有授权操作都要在官方渠道完成,千万别把账号密码直接给第三方。
最后是等待审批结果,根据产品不同大概1-3个工作日。有个做餐饮的朋友上个月申请,上午10点提交材料,下午4点就收到初审通过短信,这个速度确实比传统银行快不少。
四、风控审核的三大关键点
平台的风控系统接入了央行征信、税务、发票等多维度数据。从用户反馈来看,他们主要看这三个方面:
1. 企业经营稳定性:包括成立年限、社保缴纳人数、经营场所租赁合同等。有个做建材生意的用户就因为租赁合同只剩3个月到期,被要求续签后才给批贷。
图片来源:www.wzask.com
2. 还款能力评估:重点看银行流水、纳税金额、应收账款等情况。这里要注意,如果季度纳税额波动超过30%,可能需要提供情况说明。
3. 征信记录筛查:不仅查企业征信,法人个人征信也不能有严重逾期。有个案例显示,某公司因为法人有网贷逾期记录,即便企业资质达标也被拒贷了。
五、用户真实使用反馈
收集了二十多份用户评价后发现,好评主要集中在审批效率高和客服响应快这两方面。比如杭州某电商公司财务主管提到:"对比过其他平台,企信聚融的材料要求更清晰,客户经理会手把手教怎么授权税务系统。"
不过也有需要改进的地方,有用户反映部分产品提前还款违约金较高,某笔100万的贷款提前6个月还款,居然要收1.2%的违约金,这个细节在申请时一定要确认清楚。
六、使用注意事项提醒
根据实际使用经验,给大家提几个醒:
1. 注意授权范围:开通税务或发票查询权限时,确认授权期限不超过6个月,有些默认勾选的长期授权建议手动取消。
图片来源:www.wzask.com
2. 警惕二次推荐:在贷款审批阶段,可能会收到其他机构的推广电话,记得在注册时关闭"信息共享"选项。
3. 保留沟通记录:所有与客服的沟通尽量通过官方渠道,如果遇到承诺利率与实际不符的情况,这些记录就是重要维权证据。
总的来说,企信聚融比较适合急需周转又没时间跑银行的中小微企业主。但还是要强调,任何贷款都要量力而行,千万别为了一时周转过度负债。建议大家在申请前做好详细的还款计划测算,同时多比较几家平台的政策,选择最适合自己的融资方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