买楼时选对贷款平台能省下几十万利息!本文整理了银行、互联网平台、开发商合作机构中10个真实可靠的渠道,从国有大行低利率产品到灵活放款的合规网贷,详细分析各平台申请条件、利率范围和服务差异。帮你避开高息陷阱,找到最适合自己的贷款方案,文末附赠提高过审率的3个实用技巧。
一、银行类贷款平台最稳妥
说到买房贷款,80%的人第一反应还是找银行。确实,国有六大行的房贷产品安全性没得说,特别是建设银行的「快贷通」系列,最近把首套房利率压到了3.85%,比LPR还低15个基点。不过他们审核是真的严,去年我同事就因为支付宝有2次逾期记录被拒了。
工商银行的「融e借」适合公积金缴存高的群体,只要单位在白名单里,最高能贷到房价的90%。但要注意他们的提前还款违约金,去年调整后变成前3年提前还款收1%手续费,这点比招商银行狠多了。
地方城商行其实藏着不少宝藏产品,像江苏银行的「楼易贷」、北京银行的「安居贷」,利率经常比大行低0.2-0.5个百分点。不过这些银行放款速度波动大,旺季时要等2个月,急用钱的得提前规划。
二、互联网平台放款快但套路多
现在年轻人更习惯在手机上点几下就借钱,蚂蚁集团的「借呗」和京东金融的「金条」确实方便,实测从申请到放款最快2小时。但这两个平台的房贷产品年化利率普遍在5.8%-18%之间,只适合短期周转。上个月有个粉丝把经营贷和信用贷混着用,结果被银行查出资金流向异常,差点影响房贷审批。
微众银行的「微粒贷」和度小满的「有钱花」算是互联网平台里比较正规的,对接的都是持牌机构。特别是微粒贷的「楼宇贷」产品,能根据微信支付分减免利息,支付分760以上的可以拿到4.9%的优惠利率,这个比很多城商行都划算。
图片来源:www.wzask.com
但要特别注意那些不知名的小平台,有个叫「速贷宝」的APP去年就被曝出砍头息,借30万先扣3万服务费。建议大家先在银保监会官网查机构的消费金融牌照,输入公司名称就能看到备案信息。
三、开发商合作机构有隐藏福利
现在90%的楼盘都会捆绑推荐合作贷款机构,比如万科的「住这儿」、碧桂园的「凤凰金融」。这些渠道最大的好处是能拿购房优惠,去年朋友通过开发商渠道贷款,总价立减了8万。不过他们合作的信托公司利率普遍偏高,某头部房企的关联金融公司年利率达到6.2%,比同期银行高0.8个百分点。
重点要说下平安银行的「新一贷」,很多开发商都在推这个产品。虽然打着「免抵押」的旗号,实际需要绑定保单或理财账户。我研究过他们的合同细则,发现有个账户管理费按月收取的条款,算下来实际利率要多出1.2%。
最近链家推出的「贝壳金服」倒是挺有意思,和光大银行合作开发了「二手房快贷」,从看房到放款28天搞定。这个月刚帮读者算过账,贷100万分20年还,比普通商业贷款省了11万利息,不过只支持他们平台挂牌的房源。
图片来源:www.wzask.com
四、选贷款平台的3个避坑指南
首先要把各家平台的综合年化成本(IRR)算清楚,很多业务员会把服务费、担保费拆开说。上周有个案例,某平台宣传月息0.38%,实际IRR算出来是8.3%,比宣传的高出一倍。
第二要看清楚提前还款规则,中信银行的「信秒贷」前3年提前还款要收剩余本金的2%,而交通银行「惠民贷」满1年后就能免费提前还。最后务必确认资金用途限制,招联金融的「好期贷」明确要求不得用于购房首付,被银监查到会被强制收回贷款。
最近发现个实用工具——中国人民银行的「征信中心个人信用信息服务平台」,每年能免费查2次征信报告。建议申请贷款前先自查,如果有小额贷款查询记录过多,最好等6个月再申请房贷。
五、特殊人群的贷款选择策略
自由职业者可以重点看网商银行的「房抵贷」和平安普惠的「业主贷」,只需要提供半年以上的支付宝流水和房产证明。公务员、教师等优质职业别忘了中国银行的「工薪贷」,利率补贴后能到3.95%,不过要单位开收入证明。
图片来源:www.wzask.com
港澳台同胞贷款比较麻烦,目前只有汇丰银行、东亚银行提供跨境抵押服务。去年帮香港客户办过汇丰的「跨境按揭」,人民币贷款年利率4.75%,但需要提供内地收入证明和香港资产证明,整个流程走了4个月。
最后提醒下二套房的买家,现在监管严查经营贷流入楼市。如果真的需要融资,可以考虑中国邮政储蓄银行的「邮你贷」,他们有针对改善型住房的专项产品,最长能贷25年,不过首付比例要提高到50%。
选择贷款平台就像找结婚对象,不能只看「颜值」(低利率),还要看「性格」(服务稳定性)、「家世」(机构背景)。建议大家把各平台的贷款合同样本要过来,重点看第三章的「权利义务」和第七章的「违约责任」,有不懂的条款直接打银保监会12378热线咨询。记住,没有最好的贷款平台,只有最适合自己财务状况的方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