现在做贷款电销的朋友都在头疼同一个问题:这么多推广平台到底哪个靠谱?今天咱们就从合规性、数据资源、系统功能、成本效率和服务案例五个维度,把市面上主流的360数科、平安普惠、京东金融等平台掰开揉碎了说。特别提醒大家注意,最近金融监管新规下很多小平台已经玩不转了,选错平台可能直接导致业务停摆...
一、电销平台合规性必须放在首位
去年广东有家贷款公司就因为用了没牌照的数据平台,被银保监罚了200万。现在合规可是生死线,必须确认平台有【金融信息服务资质】和【征信业务牌照】。比如说平安普惠的"智电宝"系统,后台能直接对接央行征信查询,这种才是正经渠道。
最近有个做车贷的朋友跟我吐槽,他们合作的小平台突然不能查征信了,导致半个月的客户资料全作废。所以大家要上全国企业征信系统查合作方的备案信息,别光听销售吹牛。对了,今年新规要求通话必须全程录音,平台要是没这个功能趁早pass。
二、精准数据才是电销的生命线
上个月试用了三个平台的数据,差距真的大。某平台给的客户名单里,10个有6个近期刚贷过款,这种数据买来就是浪费钱。好平台的数据必须包含三个要素:近3个月信贷需求、收入负债比、历史借贷记录。像京东金融的"金麦客"系统,能抓取用户在京东商城的消费数据,这种多维度的信息才值钱。
不过要注意数据来源的合法性,现在爬虫抓数据查得特别严。有个同行去年用了违规获取的数据,结果整个电销团队被警方带走调查。建议选跟三大运营商直连的平台,比如360数科的数据源就是和联通战略合作的,这种相对安全。
图片来源:www.wzask.com
三、系统功能直接影响成单率
用过传统电销系统的都知道,手动拨号、Excel记录客户信息有多低效。现在主流平台都得有AI预筛、智能分配、CRM跟进这三板斧。举个例子,蚂蚁集团的"灵雀系统",能根据客户接听时间、对话时长自动优化拨打策略,我们测试后发现有效接通率提升了40%。
这里提醒注意两个细节:一是要确认系统能不能对接你们现有的CRM,上次有家公司花20万买的系统结果数据不通;二是看有没有防封号机制,现在三大运营商对高频拨号的管控越来越严,平安普惠的虚拟号码池技术确实能降低50%封号率。
四、成本账要算得门儿清
别看有些平台每通电话成本才3毛钱,但无效通话占70%的话反而更贵。建议用【有效客户成本】来算账:总投入/(实际放款客户数×平均贷款金额)。实测下来,大平台虽然单次成本高,但综合效率反而更好。比如某平台按接通时长收费,虽然每分钟贵2毛,但客户质量高导致整体成本下降15%。
特别注意隐藏收费!有平台前期说只收基础服务费,等你要用风控模型时突然要加钱。现在正规平台都是按效果分成,比如360数科就是放款成功后才收1.5%-3%的服务费,这种模式对刚起步的公司更友好。
图片来源:www.wzask.com
五、这些平台值得重点关注
1. 360数科"易来电":风控模型准得吓人,能筛掉70%的骗贷客户,适合做小额信用贷
2. 平安普惠"智电宝":国企背景合规性强,车房贷客户资源多
3. 京东金融"金麦客":电商消费数据独家优势,适合做消费分期
4. 蚂蚁集团"灵雀":AI调度系统最智能,但起订量要求高
5. 招联金融"银电通":银行系资金成本低,适合大额贷款业务
上个月帮朋友公司做过平台对比测试,发现360数科在中小额贷款场景下ROI最高,而平安普惠在做车贷时客户转化率比行业平均高22%。不过要注意,这些大平台都有最低合作门槛,月通话量低于5000分钟的可能要考虑区域型平台。
六、选择时最容易踩的3个坑
第一坑:盲目追求低价数据。某平台号称1毛钱/条数据,结果测试发现80%是空号
第二坑:忽视系统稳定性。去年双11期间某平台系统崩溃,导致合作公司损失百万业绩
第三坑:没签对赌协议。现在正规平台都敢签"接通率达不到85%就退款"的条款,不敢签的肯定有问题
有个血淋淋的案例:深圳某贷款公司贪便宜选了小平台,结果半年后被查出数据违规,不仅业务停摆,还要退还所有通过该平台获取的佣金。所以再次强调,合规性不过关的平台,再便宜也不能碰!
图片来源:www.wzask.com
写在最后的话
其实选电销平台就跟找对象似的,没有最好只有最合适。建议先拿3000分钟通话量做A/B测试,把各家平台的真实数据摆出来比一比。别忘了定期评估合作效果,市场变化这么快,去年好用的平台今年可能就跟不上了。最后提醒各位老板,千万别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,最好同时保持2-3家平台合作,既能分散风险,还能互相压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