很多朋友在急需用钱时会考虑网贷,但担心遇到不正规的平台影响征信。本文将盘点10家真实接入央行征信系统的贷款平台,涵盖银行系、消费金融和头部互联网产品,分析它们的额度、利率和申请门槛,并提醒大家选择时注意征信查询规则和还款风险,避免信用受损。
一、哪些贷款平台100%会上征信?
现在市面上真正走征信的平台其实分三类:银行直接放款的、持牌消费金融公司的,还有像蚂蚁、京东这些大厂的拳头产品。比如大家熟悉的借呗,从2020年开始就全面接入央行征信了,每笔借款都会在征信报告里留下记录。
这里需要特别注意的是,有些平台宣传"不上征信",可能是通过合作机构放款来规避。但根据央行最新规定,只要是持牌机构放贷,都必须上报征信系统。所以别轻信那些"不上征信"的广告,大概率是忽悠人的。
二、10家真实接入征信的贷款平台
1. 借呗(蚂蚁消费金融)
日利率0.015%-0.06%,最高20万额度,申请时就要勾选《个人征信授权书》。有个朋友去年买房前查征信,发现借呗每笔消费分期都单独显示,银行信贷经理直接建议结清后再申请房贷。
2. 微粒贷(微众银行)
微信九宫格里的老牌产品,采用邀请制开通。特别注意!点一次"查看额度"就会查一次征信,很多人不知道这个坑,半年点了七八次,征信报告硬是多了十几条查询记录。
3. 京东金条(京东科技)
年化利率从9.1%起,最近新出了"先息后本"的还款方式。不过有个情况要提醒:如果开通了白条分期的免息活动,虽然没利息,但分期记录照样上征信。
4. 360借条(360数科)
审批速度确实快,但利率浮动很大。有用户晒出截图,首借利率15.4%,还清后再借直接涨到23.9%。而且提前还款要收剩余本金3%的违约金,这点在合同里写得比较隐蔽。
图片来源:www.wzask.com
5. 度小满(原百度金融)
合作银行包括光大、民生等,年化利率7.2%起。最近在推公积金贷,但要求公积金连续缴存满2年。有个在深圳打工的老哥,因为换工作断缴了3个月,直接被系统拒了。
6. 招联好期贷(招联消费金融)
招商银行和中国联通合办的正规军,年化利率区间在7.3%-23.725%。有个案例是用户借款5万,分12期总利息4200元,但第二个月想提前还款,发现要收剩余本金2%的手续费。
7. 平安普惠
线下业务员推广很积极,但要注意它的"保险费+服务费"模式。比如借10万分36期,除了利息还要交总额15%左右的服务费,实际综合年化可能超过36%,这个在签合同时一定要算清楚。
8. 中邮消费金融
邮储银行旗下的,对公务员、事业单位人员比较友好。有个中学老师申请了8万额度,年利率10.8%,但前提是要提供在职证明和近半年工资流水。
9. 美团借钱
最近两年开始发力,合作资方包括重庆三快小贷等。有个外卖小哥因为经常用美团点餐,系统给了2.5万额度,不过每提款一次就新增一条征信记录,半年用了6次,征信报告密密麻麻都是小额贷款记录。
图片来源:www.wzask.com
10. 有钱花(度小满)
教育分期暴雷后整改的产品,现在主要做满易贷。有个大学生误操作申请了教育贷款,虽然没放款,但征信上已经留下了贷款审批记录,导致后来申请信用卡被拒。
三、申请网贷前必知的征信规则
首先得明白,征信查询分为"硬查询"和"软查询"。像微粒贷那种点击查看额度就算硬查询,而京东金条在你不申请时展示的预估额度属于软查询。一般来说,半年内硬查询超过6次,银行就会觉得你特别缺钱。
其次是还款记录保留5年这个事。有人以为结清贷款就能马上"洗白"征信,其实从结清那天才开始算5年。比如2023年有逾期,2028年才会消除记录。
最后提醒下多头借贷的问题。有个做服装生意的老板,半年内在8个平台借了钱,虽然都按时还款,但银行看到征信报告上有这么多贷款账户,最后还是拒了他的经营贷申请。
四、如何避免网贷影响征信?
第一招是控制申请频率,别因为好奇到处点"测额度"。第二是优先选择银行产品,像建行快贷、工行融e借这些,虽然利率可能高点,但对征信的影响比网贷小很多。
图片来源:www.wzask.com
实在需要借网贷的话,建议选期限长的产品。比如同样是借3万,分12期会比分3期少4次贷款记录。还有个冷知识:部分消费金融公司可以合并报送征信,比如招联的好期贷,只要没逾期,每月只更新总额度不会逐笔显示。
最后说个真实案例:杭州有个程序员借了6家网贷凑首付,结果房贷审批时被要求结清所有贷款。他东拼西凑还了钱,但因为征信查询次数太多,利率比基准上浮了15%,30年房贷多还了二十几万利息。
说到底,网贷能用但别滥用。现在银行对网贷记录越来越敏感,特别是近半年有网贷使用记录的,很多都会影响大额贷款审批。如果已经用了网贷,建议保持按时还款,至少等征信养半年再去申请银行贷款。大家还有什么问题,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