作为贷款从业者,最头疼的就是怎么找到有资金需求的客户。这篇文章结合行业数据和实操经验,详细拆解银行网点、线上借贷平台、社交媒体等8个真实有效的获客渠道,告诉你哪些场景聚集着大量潜在客户,如何通过合规方式精准触达。文中重点标注了各渠道的优劣势和注意事项,建议收藏细看。
银行网点仍是客户流量池
别看现在都在说互联网贷款,其实银行线下网点每天接待的咨询客户里,超过60%都是主动询问贷款业务的。特别是建设银行、工商银行这些大行的营业厅,早上取号排队的基本都是办房贷、经营贷的。有个在招行工作的朋友跟我说,他们支行的个贷经理每天至少要接待15组客户,忙起来连喝水的时间都没有。
不过要注意的是,现在银行对贷款资质审核越来越严。很多被银行拒贷的客户,反而会转向消费金融公司或网贷平台。所以如果做助贷中介,在银行大厅发传单效果其实不错,但得注意别被保安驱赶,最好穿着正式点假装成工作人员。
线上借贷平台流量集中地
蚂蚁借呗、京东金条这些头部平台,每天申请贷款的人数能达到百万级。根据2023年行业报告,借呗单日放款申请超85万笔,微粒贷也有50万+的日活用户。不过想在这些平台直接获客可不容易,毕竟人家有自己的风控体系。
比较可行的办法是盯着"被拒用户"。很多人在支付宝申请被拒后,会主动搜索其他贷款渠道。这时候在知乎、百度知道等平台做关键词优化,比如回答"借呗审核没通过还能去哪贷款",再引导到私域流量池,转化率能到3%左右。不过千万注意话术合规,别用"包过""无视征信"这些违规词。
本地社群藏着大量需求
现在每个城市都有几十个业主群、车友群、宝妈群,这些社群经常有人问"哪里能快速借钱"。我同事上个月在深圳某小区业主群,看到有人问装修贷,私聊后成功促成28万银行贷款。关键是要长期潜伏观察,别急着打广告,先帮群友解答信用卡、房贷等问题建立信任。
还有个野路子——外卖骑手群。很多骑手需要电动车分期或小额应急,在美团众包、蜂鸟的骑手聚集地,发电动车分期广告效果特别好。不过要提前准备合作渠道,最好能对接马上消费金融这类持牌机构,利息控制在24%以内才合规。
图片来源:www.wzask.com
线下场景精准拦截客户
这四个实体场所藏着大量潜在客户:
1. 房产中介门店:每个准备买房的人都要办房贷,留下联系方式说能争取更低利率,中介巴不得帮你推荐客户
2. 汽车4S店:销售每卖10台车,就有3个需要办分期的客户,特别是二手车市场
3. 建材市场:搞装修的个体户经常需要10-50万周转资金
4. 工商税务大厅:新注册公司的老板们,十个有八个在找经营贷
图片来源:www.wzask.com
行业展会暗藏获客机会
每年各地的金融博览会、中小企业发展大会,参展商和观众里藏着大量优质客户。去年杭州金融展的数据显示,46%的参观者主动咨询过贷款产品。有个做企业贷的朋友,在展会上摆了台征信查询机,两天加了300多个微信,后期转化了7单共1900万放款。
不过参加展会成本较高,建议联合几家贷款机构分摊展位费。记得准备小礼品吸引人流,印二维码的充电宝、数据线最实用,扫码率能达到40%以上。
数据服务商精准名单
像百融云创、同盾科技这些大数据公司,手里有大量贷款申请用户的脱敏数据。虽然不能直接拿到用户电话,但可以通过他们投放广告。比如设置条件:最近30天申请过2次网贷未通过、年龄25-40岁、所在城市等,单个获客成本大概80-120元,比盲目撒网高效得多。
不过要注意数据合规问题,今年6月就有公司因为违规获取通讯录被罚了380万。最好找持牌征信机构合作,虽然成本高些但安全,毕竟现在监管越来越严了。
短视频平台成新战场
抖音上"贷款"相关话题播放量超98亿次,快手每天有20万+人搜索贷款关键词。有个郑州的同行,拍段子讲"征信修复陷阱",一个月引流了900多个咨询客户。关键要抓住用户痛点,比如:"网贷点多了怎么补救""如何查询自己能不能贷款",这类实用内容完播率能到35%以上。
图片来源:www.wzask.com
不过平台对金融类内容审核很严,不能出现利率、额度、贷款成功案例这些敏感信息。建议用知识分享的形式,先做信任背书,比如拍个"银行信贷经理教你三招提高过审率",再引导到私域沟通具体方案。
电话销售依然有效但要注意方法
虽然很多人反感推销电话,但根据行业统计,优质贷款名单的接通转化率仍有0.8%-1.2%。关键是话术要调整,别再念"请问需要贷款吗"这种开场白。试试这么说:"王先生您好,这边看到您上个月在XX平台申请过信用贷,我们合作银行现在有利率优惠活动..."
名单来源很重要,千万别买黑市数据。现在很多银行会把沉默客户(申请过但没下款)的名单交给合作渠道,这类数据是合规可用的。有个北京的中介公司,专门帮平安银行处理这类客户,月均放款能做到3000多万。
说到底,找贷款客户既要懂线上流量玩法,也得抓线下真实场景。最重要的是根据自身资源选择主攻渠道,别贪多求全。比如有银行关系的重点做线下场景,懂互联网运营的发力短视频,手里有数据的专注电销名单。只要在一个渠道做到极致,根本不愁客户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