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年来,随着网贷行业监管趋严,不少贷款平台因违规操作、资金链断裂等问题接连爆雷。本文整理了十大真实爆雷的贷款平台,揭露其运营模式、爆雷原因及涉及金额,帮助大家避坑。内容涵盖P2P、现金贷、消费金融等多个领域,涉及平台包括已被立案调查或清退的典型案例,提醒借款人警惕高息陷阱,选择正规渠道。
一、爱钱进:明星代言也翻车
爱钱进曾是红极一时的P2P平台,请过汪涵、刘国梁等明星代言,高峰时用户超300万。不过从2020年开始,平台出现大规模逾期,涉及资金约230亿元,数十万投资人无法提现。后来被曝出存在虚假标的和自融行为,最终被北京警方立案侦查。说实话,明星站台这事,大家真得多个心眼。
二、团贷网:千亿级平台轰然倒塌
团贷网在2019年突然爆雷,创始人唐军自首,涉案金额高达1300亿元,22万投资人血本无归。这个平台当时打着"上市公司背景"旗号,实际通过虚构借款项目吸收资金,还搞起了股票配资等违规业务。最讽刺的是,爆雷前一个月还在搞"加息活动"疯狂揽客。
三、点牛金融:首家美股上市P2P的陨落
号称"车贷第一股"的点牛金融,2019年因无法兑付被投资人举报。平台把投资人的钱拿去炒股、炒币,结果亏得底朝天。最离谱的是,老板曾国庆竟然带着公章"跑路"美国,留下4万投资人追讨25亿元本金。这案例告诉我们,上市≠安全。
图片来源:www.wzask.com
四、善林金融:600亿的庞氏骗局
2018年,善林金融因涉嫌非法集资被查,全国600余家门店一夜关门。他们用线下拉人头的方式,以12%-15%的高息吸引中老年群体,累计吸收资金736亿元。后来发现,90%以上的项目都是假的,完全就是拆东墙补西墙的套路。
五、草根投资:爆雷前还在发标
这个杭州起家的平台,爆雷前一周还在发年化18%的短期标。2018年8月突然宣布清盘,87亿元待收资金无法兑付。调查发现,平台实际控制人把资金挪用去房地产投资,结果项目烂尾。更夸张的是,部分高管提前转移资产,投资人连报警都要排队取号。
六、钱宝网:500亿的"签到"骗局
虽然钱宝网自称"微商平台",但本质上就是个资金盘。用户每天签到、看广告就能拿40%年化收益,高峰时号称有2亿注册用户。2017年底崩盘时,未兑付金额超过500亿元。创始人张小雷自首时说:"这个模式迟早要崩,只是时间问题。"
七、小牛在线:深圳最大P2P的末路
运营7年的小牛在线,2021年宣布退出时还有104亿元没兑付。平台先是搞"以房抵债",后来又说要分10年兑付,结果2022年直接被警方立案。他们的问题出在期限错配,把短期资金投到长期项目,遇到挤兑直接傻眼。
图片来源:www.wzask.com
八、唐小僧:高返佣套路害惨投资人
这个平台当年靠着"注册送100""邀请返现"的套路,3年圈了750亿元。2018年爆雷时,待收规模仍有56亿元。他们所谓的"央企背景"其实是花20万买的壳公司,资金全都流向关联的房地产公司。现在想想,那些天天发红包的群,不就是钓鱼的饵吗?
九、快鹿集团:《叶问3》背后的资本游戏
快鹿集团当年投资电影《叶问3》搞票房造假,趁机在旗下多个P2P平台发影视理财标。结果东窗事发,434亿元资金窟窿曝光。最惨的是那些老年投资人,把养老钱都投进去买"影视众筹产品",最后连1分钱都没拿回来。
十、易乾财富:美国豪宅与投资人血汗钱
这个平台宣传"100%本息保障",结果老板用13亿资金在美国买别墅、酒庄。2016年爆雷时,未兑付资金59亿元,涉及9万投资人。调查发现,他们连办公场地都是租的,所谓的"抵押物"就是几箱白酒,这操作真是让人哭笑不得。
如何避免踩雷?这三点必须记住
第一,查清平台资质,看是否接入央行征信、有无金融牌照;第二,收益率超过8%就要警惕,别被高息蒙蔽双眼;第三,分散投资,鸡蛋别放一个篮子里。现在有些爆雷平台换个名字继续骗,大家千万要擦亮眼睛。
图片来源:www.wzask.com
说到底,贷款理财这事儿,安全永远比收益重要。那些承诺"稳赚不赔"的平台,多半藏着见不得人的勾当。监管部门这两年清退了几千家问题平台,咱们普通老百姓更要学会保护自己的钱袋子。如果遇到可疑平台,赶紧到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官网查证,别等爆雷了才后悔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