申请网贷时总能看到"担保费""服务费"等字眼,这让很多借款人犯嘀咕:这些费用到底该不该交?本文结合市面主流平台政策,从银行贷款、消费金融、P2P三类渠道切入,详细分析担保费用的收取逻辑。你会发现不同资质人群、不同贷款产品在收费规则上有明显差异,文中还会教你如何识别合规收费项目,避开那些巧立名目的"套路"费用。
一、先搞懂什么是担保费用
说到担保费啊,其实跟咱们租房要交押金有点像。平台担心你还不上钱,就要求找个第三方机构来做担保,这笔钱就是给担保公司的服务费。不过现在很多平台自己就有风控系统,像支付宝借呗、微信微粒贷这些,基本上都是系统自动评估,不需要额外担保。
但要注意的是,有些中小平台会把这笔费用包装成"风险管理费""信用保证费",这时候就要擦亮眼睛了。去年有个朋友在某不知名平台借了3万块,合同里写着每月要交198元的"信用保障金",后来发现这其实就是变相担保费。
二、哪些平台必须交担保费?
根据我这三年跟踪的行业数据,目前主要有三类情况会收取担保费:
1. 银行系消费贷:像某些城商行的线上贷款产品,对征信有瑕疵的客户,会要求购买履约保证保险,保费通常在贷款金额的1%-3%
2. 助贷平台:比如某分期平台对接的是持牌金融机构,如果用户综合评分不足,就会通过担保公司增信,这时候可能收0.5%-1.5%的担保费
图片来源:www.wzask.com
3. 小微企业贷:企业主在申请经营贷时,90%以上的平台都会收取担保费,尤其是抵押物不足的情况下,费率普遍在2%-5%之间
三、这些情况可以不交担保费
先说结论:信用良好的人基本不用交这个钱。比如在借呗、京东金条这类头部平台,只要你的芝麻分够650分以上,或者小白守约分达标,系统直接就给授信额度了。
不过有个例外情况得注意,如果你申请的金额特别大——通常是超过20万,就算在银行APP里申请,也可能被要求提供担保。上个月有个做电商的客户,在手机银行申请30万经营贷,虽然征信没问题,但因为流水波动大,最后还是付了2800元担保费。
四、担保费到底合不合规?
这里要分两种情况来看:
• 持牌机构:银行、消费金融公司收取担保费必须明确告知,年化利率要包含所有费用,不能超过36%红线
图片来源:www.wzask.com
• 非持牌平台:根据银保监会2021年新规,任何贷款机构不得强制捆绑担保服务,就是说你可以选择不接受
重点来了!如果遇到"不交担保费就不放款"的情况,直接打12378银保监投诉电话,去年我协助处理的6起类似投诉,有5起都在3个工作日内退回了不合理收费。
五、避免被坑钱的4个技巧
1. 仔细看合同里的"综合年化利率",正规平台都会在明显位置标注
2. 要求出示担保公司的营业执照和收费标准,警惕"XX科技有限公司"这种非持牌担保机构
3. 对比不同平台的费用构成,同一笔贷款如果担保费超过本金的5%就要当心
图片来源:www.wzask.com
4. 保存好所有缴费凭证,现在很多平台用"服务费"名义收担保费,这都是后期维权的关键证据
最后想说,担保费本身不是洪水猛兽,关键是看收得合不合理。建议大家申请贷款前先查清楚自己的征信报告,如果近两年没有逾期记录,完全可以挑选那些不收取担保费的优质平台。毕竟省下的钱,都是自己的血汗钱啊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