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我们在贷款平台提交申请后,经常会接到审核电话。很多用户会产生疑问:"这种电话审核到底正不正规?会不会是诈骗?"本文将深度解析电话审核的必要性,教你通过审核细节辨别平台资质,并提供接听审核电话的注意事项。文章涵盖银保监会备案信息核查、常见话术陷阱识别、个人信息保护方法等实用干货,帮你安全完成贷款申请。
一、电话审核存在的必要性
先说结论啊,正规贷款平台确实需要进行电话审核的,这其实是个"双向验证"的过程。根据央行发布的《金融机构客户身份识别规定》,所有持牌机构都必须执行"KYC原则"(了解你的客户)。具体来说有三个核心作用:
首先是对身份真实性的核查。平台要确认申请人和身份证持有者是同一人,避免出现盗用身份贷款的情况。比如会问些"您身份证后四位是多少?""单位注册地址在哪个区?"这类问题。
第二是还款能力评估。审核人员会通过询问工作单位、收入构成、负债情况等,判断是否符合放款条件。有朋友遇到过这种情况:明明填了月薪1万,被问到社保基数时却支支吾吾,结果贷款就没批下来。
第三是反欺诈筛查。去年某消费金融公司披露的数据显示,他们通过电话审核拦截了23%的异常申请。比如有人同时申请多家贷款,或者填写的联系人信息矛盾,这些都会在电话沟通中暴露。
二、正规平台的审核特征
那怎么判断打来电话的是不是正规平台呢?我整理了四个关键识别点:
1. 专业的话术规范:工作人员会自报家门"XX银行/消费金融公司信贷部",绝不会含糊其辞。问题集中在收入、用途等必要信息,不会打听与贷款无关的隐私。
图片来源:www.wzask.com
2. 合理的工作时间:基本在9:00-18:00之间联系,节假日不打扰。有用户反馈某平台晚上十点还打电话,后来证实是冒牌平台。
3. 严格的隐私保护:通话全程不会索要短信验证码、支付密码等核心信息。正规平台要验证银行卡,也是让你登录网银查看,而不是直接问卡号。
4. 零前期费用:这点要划重点!任何以"解冻费""保证金"等名义要求转账的,100%是诈骗。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明确规定,正规贷款不得收取任何前置费用。
三、电话审核的常见误区
在接审核电话时,很多借款人容易陷入以下误区:
误区一:"问得越详细越可疑"。其实恰恰相反,正规平台的问题会更具体。比如问工资是税前税后、年终奖占比多少,这些细节能准确评估还款能力。
误区二:"不接电话就能快速下款"。有些中介会教借款人拒接审核电话,声称能"走特殊通道"。实际上这会导致贷款直接被拒,因为根据风控规则,无法完成必要审核就必须终止流程。
图片来源:www.wzask.com
误区三:"回答可以随意编造"。有位客户经理跟我透露,他们发现申请资料与电话陈述不符时,不仅会拒贷,还可能将用户列入行业共享的灰名单。
四、接听审核电话的正确姿势
掌握这三个技巧,既能保障安全又能提高通过率:
技巧一:主动核实身份。接到电话先说"稍等,我查下平台客服电话",然后回拨官方号码确认。某股份制银行就明确告知客户:我们接受任何形式的来电验证。
技巧二:准备辅助材料。提前把工资流水、社保记录等截图保存,当被问到收入细节时,可以快速调取数据作答。这样既能证明真实性,又显得准备充分。
技巧三:注意语气态度。有信贷员私下说,他们更倾向通过沟通顺畅的申请人。遇到没听清的问题,可以礼貌地说"麻烦您再重复下这个问题",避免因误解导致回答错误。
五、遭遇可疑电话怎么办
如果遇到这四种情况,请立即终止通话:
图片来源:www.wzask.com
• 要求提供银行卡密码或短信验证码
• 引导点击不明链接
• 使用私人手机号联系
• 普通话不标准且背景嘈杂
去年有个典型案例:骗子伪造某平台APP,通过电话诱导用户缴纳"工本费",结果200多人上当。遇到可疑情况,最保险的做法是直接联系平台官方客服核实。
总结来说,电话审核是正规贷款流程的重要环节,但一定要学会辨别真伪。建议大家选择蚂蚁借呗、京东金融等头部平台,或者直接在银行官网申请贷款。毕竟资金安全才是重中之重,宁可审核严一些,也比掉进诈骗陷阱强,您说是不是这个理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