红岭创投作为国内较早涉足P2P网贷的平台之一,曾因高收益和灵活借贷模式吸引大量用户。但随着行业整顿和平台清退,其现状引发诸多争议。本文将从平台背景、贷款产品、风控能力、用户口碑及当前风险等维度,客观分析红岭创投是否值得选择,并揭示投资者需要警惕的关键问题。
一、红岭创投到底什么来头?
红岭创投2009年成立于深圳,创始人周世平早期以"刚性兑付"承诺快速打开市场。巅峰时期注册用户超260万,累计成交额突破4500亿元,算得上P2P行业的"老大哥"。不过话说回来,2017年银监会发布网贷整改通知后,平台就开始逐步收缩业务,直到2019年正式宣布清盘。
现在官网上还能看到"三年兑付方案",但根据2023年最新公告,目前仅完成73期兑付,仍有约156亿元待偿还。很多投资人反映,从2021年开始兑付速度明显变慢,部分用户甚至半年没收到回款。
二、曾经主打的贷款产品有哪些?
红岭创投的贷款业务主要分两大块:
1. 红贷系列:针对个人的信用贷,最高50万额度,宣称"最快2小时放款"。不过需要缴纳5%-8%的服务费,实际年化利率超过24%。
2. 优选标/议标:企业抵押贷项目,集中在房地产、制造业等领域。这类标的金额普遍在500万以上,但抵押物估值虚高的问题被多次曝光。
值得关注的是,平台在2017年就停发大额标的,现在APP上的"借贷"入口虽然还在,但点击后会跳转到清盘公告页面。也就是说,目前红岭创投已实质性停止新增贷款业务。
图片来源:www.wzask.com
三、风控措施真的靠谱吗?
早期宣传中,红岭创投强调的三大风控手段:
与30余家担保机构合作(后来发现多家担保公司实为关联企业)
要求借款人提供房产、车辆等抵押物(但部分抵押登记手续不全)
建立风险准备金池(最高时仅4.3亿元,远不够覆盖坏账)
实际情况是,2015年就曝出1亿元坏账,2017年逾期率飙升至8.9%。更关键的是,很多项目存在"自融"嫌疑。比如2016年某建材企业借款5000万,后被查出该企业法人是红岭高管亲属。
四、用户真实评价两极分化
在第三方投诉平台上,关于红岭创投的3000多条投诉中,85%集中在2020年之后。早期用户普遍反映体验较好:"2016年投过几次月标,收益稳定在12%左右""提现基本当天到账"。但2019年后的投诉画风突变:"说好的分期兑付,第8期就断了""客服电话永远占线"。
有意思的是,在知乎等平台还能看到这样的对话:
用户A:"去年收到第60期兑付,按这个速度还要等7年"
用户B:"知足吧,我200万本金才拿回30万,现在每月3000块,还不够买降压药"
图片来源:www.wzask.com
五、现在还能碰这个平台吗?
先说结论:无论是投资还是借款,现阶段都不建议选择红岭创投。从监管层面看,2023年5月深圳金融局明确表示,P2P机构不得开展新业务。对于想贷款的人来说,平台早已停止放款;而投资人方面,虽然周世平承诺2023年底完成兑付,但根据现有进度,恐怕还要拖到2030年。
更要警惕的是,最近出现不少仿冒APP和钓鱼网站,打着"红岭创投二次兑付"的旗号诈骗。有用户反映,点击所谓"快速兑付通道"后,反被套取银行卡信息损失5万元。
六、这些问题你必须知道
1. 兑付方案多次变更:从最初的"三年兑付"变成"十年分期",2022年又提出"以物抵债"方案,拿红岭系的地产项目抵债,但这些楼盘大多存在产权纠纷。
2. 借款人维权困难:由于大量借款企业倒闭,即便打赢官司也难以执行。某纺织企业2018年借款2000万,抵押的厂房已被三次拍卖流拍。
3. 高管频繁变动:2020年以来,先后有6位副总裁离职,现任管理层中多人涉及其他P2P平台暴雷事件。
图片来源:www.wzask.com
说实在的,现在网上还能看到一些"红岭创投最新下款渠道"的广告,这些100%是骗子。老周(周世平)自己都因涉嫌非法集资被采取强制措施,平台官方微博最新动态停留在2021年,客服电话也变成空号。
七、给投资人的实在建议
如果你还有资金没收回,记住这三点:
定期在官微查看兑付公告,认准唯一官方渠道
保留所有合同和转账记录,必要时联合其他投资人报案
警惕"付费加速兑付""内部名额"等话术,别再交"智商税"
对于正在寻找贷款渠道的朋友,建议优先考虑银行或持牌金融机构。虽然审批严格些,但至少不会遇到平台跑路的风险。毕竟,借钱这事安全永远比利率重要,你说对吧?
(注:本文数据来源于红岭创投官网公告、中国裁判文书网及第三方投诉平台,截至2023年8月)